主持人
|
計畫單位
|
計畫名稱
|
計畫期程
|
葉根泉
|
科技部
|
前衛的先聲與轉型:八O年代臺灣現代劇場的實驗劇展
|
105.9.1-106.8.31
|
周靜家
|
中國文化大學
|
Revision and Critique on the tradition: Unfamiliar Side of Bertolt Brecht to the Taiwan Chinese World
|
104. 12.1-105.5.31
|
井迎兆
|
科技部科
|
性別與科技國科會申請計畫「台灣女科技人生命的故事」第二年
|
104.8.1-105.7.31
|
井迎兆
(協同主持人)
|
科技部
|
台灣女數學家的生命故事
|
103.8.1-104.7.31
|
徐亞湘
|
國立傳統藝術中心
|
傳統表演藝術工具箱內容建置計畫
|
103.1.1-11.30
|
井迎兆
(協同主持人)
|
文化部‧國立傳統藝術中心
|
傳統表演藝術工具箱內容建置計畫
|
102.12.2-103.11.30
|
井迎兆(協同主持人)
|
國科會
|
台灣女科技人的影像故事(GM01)
|
102.8.1-104.7.31
|
黃惟馨
|
101學年度文化大學鷹揚計劃
|
應用戲劇:「生命故事演譯劇場」-創造性即興戲劇之理論與實務操作
|
101.12.1-102.5.31
|
周靜家
|
101學年度中國文化大學鷹揚計畫
|
There is only Spectating Art for such a Thing as Art
|
101.12.1-102.5.31
|
黃惟馨
|
101學年度中國文化大學鷹揚計畫
|
應用戲劇:「生命故事演繹劇場」-創造性即興戲劇之理論與實務操作
|
101.12.1-102.5.31
|
劉志偉
|
101學年度中國文化大學鷹揚計畫
|
戲劇演出技術指導概說—以「月暈」演出為例
|
101.12.1-102.5.31
|
徐亞湘
|
國科會
|
看見「祖國」:戰後初期中國劇作演出實踐之研究
|
101.8.1-103.7.31
|
徐亞湘
|
台北市文化局
|
戴綺霞生命史保存計畫
|
101.5.1-101.12.31
|
徐亞湘
|
新北市黃金博物館
|
昇平戲院歷史研究調查計畫
|
101.3.8-101.9.7
|
周靜家
|
教育部
|
Art Space,Humanist Space!藝術空間即為人文空間!
|
100.12.1-101.5.31
|
黃惟馨
|
中國文化大學
|
100學年度鳳鳴計畫 [電影讀書會--以「家庭」為主題之心靈探索]
|
100.7.1-12.31
|
徐亞湘
|
教育部
|
慶祝建國百年:父母心、祖孫情家庭教育全國戲劇表演競賽活動培訓及輔導計畫
|
99.10.20-99.12.31
|
周靜家
|
國科會人文研究中心
|
哲學思想與藝術史觀之整合 The Integration of Philosophy and Art History
|
99.10.1- 100.9.30
|
周靜家
|
99學年度中國文化大學專任教師研究計畫案
|
再論科際整合中的迷思
|
99.10.1-100.2.28
|
徐亞湘
|
國科會
|
台灣民間京劇傳統之研究
|
99.8.1-101.7.31
|
周靜家
|
98學年度中國文化大學專任教師研究計畫案
|
Undigested Modernity in China
|
99.4.30-99.7.31
|
徐亞湘
|
臺北市文化局
|
臺北市歌仔戲資源調查研究計畫
|
97.7.1-98.6.30
|
徐亞湘
|
文建會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
|
客籍藝人古禮達、羅秀鑑、范姜新熹口述歷史暨錄音採集計畫
|
97.5.15-12.15
|
徐亞湘
|
桃園縣文化局
|
「客家劇藝留真:臺灣的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」出版計畫
|
96.1.15-96.5.15
|
徐亞湘
|
國立傳統藝術中心
|
「史實與詮釋: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注暨出版計畫」
|
95.6.15-95.12.15
|
徐亞湘
|
桃園縣文化局
|
「賴碧霞客家山歌專題研究及影音保存計畫」
|
|